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除去混入CO2中的O2 |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
| B | 确认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 | 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 C | 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 D | 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A.A B.B C.C D.D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除去混入CO2中的O2 |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
| B | 确认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 | 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 C | 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 D | 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氧气在高温下均能与炽热的木炭层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MnO2和CuO均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氧气在高温下均能与炽热的木炭层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MnO2和CuO均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不能确定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氧化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能分离出碳酸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粉不能与Zn(NO3)2溶液反应,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进行过滤,能得到Ag,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