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闻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上弃前过,与之更始。”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余年。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娇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

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吴王遂先起兵。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字等,皆发。”凡二十余万人。吴王起兵于广陵,发使诸侯书,罪状晁错,欲合兵诛之。 

初,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注:①秋请:汉制,诸侯秋季朝见皇帝。   

②讙:喧哗。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弃前过                       唯:只有

B.今吴王前有太子之         郤:通“隙”,隔阂,嫌怨

C.发使诸侯书                   遗:送

D.吾不忍见祸                逮:到

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吴王谋反言行的一组是

①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   

②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

③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吴王遂先起兵。      

④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

初,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   

⑥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得以陪伴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在博戏过程中与太子争棋路,态度不恭;皇太子就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把他打死了。

B.在吴国,每到年节时,要慰问有贤才的士人,赏赐平民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要来吴国捕捉流亡的人,吴国公然阻止,不把罪犯交出去。

C.晁错在上奏皇帝时说,文帝对吴王的恩德极为深厚,曾赐给吴王几根手杖,他本应该改过自新;但后来反而更加骄横无法,所以应削减他的封地。

D.晁错的父亲质问晁错,问他为何侵夺削弱诸侯,疏离人家的骨肉,并预言刘氏的天下安宁了,但晁氏却危险了。后来他父亲服毒自杀了。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

2)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

答案

1A(唯:希望)

2C

3C(应是“曾赐给吴王几案和手杖”)

4.(1)吴王恼怒地说:“天下都是刘氏一家的天下,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安葬呢!”吴王又把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

2)吴王征发了所有士卒,下令全国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了,亲自担任统帅;我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身先士卒。

参考泽文:

当初,孝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得以陪伴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在搏戏过程与太子争棋路,态度不恭,皇太子就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把他打死了。朝廷把他的灵柩回去安葬,灵柩到达吴国,吴王恼怒地说:“天下都是刘氏一家的天下,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安葬呢!”吴王又把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吴王从此渐渐失去藩臣的礼节,声称身体有病。不来朝见皇帝。京城知道吴王是为了儿子的缘故,就拘留和审问吴国的使者:吴王恐惧,开始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后来,吴王派人代替他去长安行秋季朝见之礼,文帝再一次追问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臣回答说:“吴王其实没有生病;朝廷拘留了几批吴国使者,又治他们的罪,吴王恐惧,所以才声称有病,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改过自新。”这样,文帝就释放了吴国使者让他们回去;并且赏赐给吴王几案和拐杖,表示照顾他年事己高,不必前来朝见。吴王见朝廷不再追究他的罪名,谋反之心也就渐渐消除了。但是,因为他国内有冶铜、制盐的财源,便不向百姓征收赋税;每到年节时,慰问有贤才的士人,赏赐平民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要来吴国捕捉流亡的人,吴国公然阻止,不把罪犯交出去。这样,前后持续了四十多年。   

曩错多次上书奏说吴王的罪过,认为可以削减其封地;汉文帝宽厚,不忍心惩罚,所以吴王日益骄横。等到汉景帝即位,晁错劝说景帝:“当初,高帝刚刚平定天下,兄弟少,儿子们年幼,大势同姓诸侯王,就去了全国的一半。现在,吴王以前因有吴太子之死的嫌隙,假称有病不来朝见,按照古法应当处死。文帝不忍心,因而赐给他几案手杖,对他是恩德极为深厚,他本应该改过自新;但他反而更加骄横无法;利用矿山采铜铸钱,熬海水制盐,招诱天下流亡人口,图谋叛乱。如今,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叛乱,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叛乱;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祸害会小一些;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慢,将来有备而发,祸害更大。”景帝下令公卿、列侯、宗室共同讨论晁错的建议,没有人敢与晁错辩驳。

及至朝廷削夺吴国会稽郡、豫章郡的文书到达,吴王刘濞就首先起兵。吴王征发了所有士卒,下令全国说:“我令年六十二岁了,亲自担任统帅;我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有年龄上与我一样,下与我的小儿子一样的人,都征发从军!”吴国共征发了二十多万人。吴王在广陵起兵,派使者致书诸侯,指控晁错罪状,准备联合进兵诛杀晁错。   

当初,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王纷纷议论表示反对。晁错的父亲得知消息,从颍川赶来京师,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事,侵夺削弱诸侯,疏离人家的骨肉,舆论都怨恨你,你为什么这样做呢?”晁错说:“本当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傲,天子不尊贵,宗庙不安宁。”他的父亲说:“这样做,刘氏的天下安宁了,但晁氏却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他父亲就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忍心见到大祸临到我身上!”此后过了十多天,吴、楚等七国就以诛除晃错为名一同举兵叛乱。

相关题目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睥睨pì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睥睨pì         奴颜婢膝bì    纵横捭阖bǎi B、俾众周知bǐ    裨益bì            碑碣bēi      
展开式中有理项共有 项.
展开式中有理项共有 项.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
《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漫
《明史.魏忠贤传》记载:“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漫骂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迄,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
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单眼皮和小眼睛      
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单眼皮和小眼睛                  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C.猫的爪长与狗的爪短                  D.
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与性染色体上的
2012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
2012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