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

沛雨量的夏季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刀子切过的蚕茧。在江苏吴江县钱山漾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在一片甲骨文上还刻有“用三头牛祭蚕神”的内容。

材料四:唐朝《元和郡县志》画了一幅开元年间“唐代贡赋丝绵和丝织品州府分布图”,图上标明黄河流域贡赋丝绵和丝织品的州府比长江流域普遍。杜甫曾写“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诗,描绘齐鲁的丰饶景象。

(1)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3)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在唐代之前一直在黄河流域,但从宋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宋代之前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答案

(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黄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

(3)情况:丝蚕业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已出现。商朝时是重要的生产部门。西汉时生产规模很大,产量很高,东汉在西汉基础上又有了发展。直至唐朝时,黄河流域丝蚕业都远超江南,齐鲁更甚。

 

相关题目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 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醛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甲酸、甲酸甲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相同条件,等物质的量的乙醇、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HNO2溶液做导电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较暗 B.HNO2是共价化合物 C.HNO2溶液不与NaCl反应 D.室温下,0.1mol·L-1 HNO2溶
(12分)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
(12分)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13.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参加比赛.3名
13.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参加比赛.3名主力队员要安排在第一、三、五位置,其余7名队员选2名安排在第二、四位置,那么不同的出
如图是某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设运动员从高处落到
如图是某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设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对于运动员从A位
木糖醇是从玉米秸秆和果实中提炼加工后制成的一种甜味剂,
木糖醇是从玉米秸秆和果实中提炼加工后制成的一种甜味剂,由于在人体内代谢后不会增加血糖浓度,而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甜味剂。木糖醇的结构如下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