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敌视阶段(1949--)。                                                     

材料四:“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来源: 1909年清政府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从19091月起退还中国,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教育费用,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之肇始)。

1) 材料一、二中所描写的 “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三中,美国人对中国形成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看法的政治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原因。(4分)

答案

16分)

1)材料一:“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4分)

   (2)第④阶段原因: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或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4)

    第⑥阶段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4分)

 3)原因:美国意图达到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目的:梁诚等外交家的努力:美所收庚子赔款过多。(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相关题目

(5分)兰州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黄河中
(5分)兰州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黄河中,在入河口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绿色。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试判断下面每组反应能否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若能,
试判断下面每组反应能否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若能,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1)CaCO3 、Na2CO3分别跟盐酸反应____________
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足球
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都是同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 ①设计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    ) ①设计蛋白质分子结构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本题6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点
(本题6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点,将DB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延长ED交AC于点F,连结DC、AE. 1.(1)求证:△ADE≌△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每一届世博会都成
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一部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
材料一: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主宰世界达到一个多世纪。西欧国家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进行了多次斗争,而这些斗争的
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6个白球和2个黑球.从中取3个球,则
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6个白球和2个黑球.从中取3个球,则不同取法的种数为(    )A.            B.           C.                D.

最新题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