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①,看万山红遍,层林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②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③,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⑤飞舟?
【注释】①橘子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②舸:大船,这里指船只。③同学小年:毛泽东918于1913至1918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④遒:强劲有力。⑤ 遏:阻止。
【小题1】、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2分)
【小题2】、在《沁园春 雪》中,一个“望”和一个“惜”字各通领了上下阕,在本词中也有两个字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他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小题3】、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萧杀凄凉、清冷惨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本词中,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却绚烂多彩,充满生机。试对此词写景语言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


【小题1】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小题1】看  忆 
【小题1】毛泽东的词作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在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由衷关怀。毛泽东所选取的“象”,就是那些 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解析:

相关题目

若是第三象限角,则是 (A)第二象限角             
若是第三象限角,则是 (A)第二象限角                 (B)第四象限角 (C)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D)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
《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也如此,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物体A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物体A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10NB.物体A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一定大于10NC.物体A受到水的压力的合力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小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英国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
(2011铜仁)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
(2011铜仁)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11/12的体积没入到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 少量试剂的反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