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

1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统计项目

使用情况

一周平均每天时长

6小时以上

46小时

2-4小时

2小时以下

39%

29%

21%

11%

一周每天使用时段

上课时

课间

休息时

睡觉前

43%

24%

10%

23%

使用微信主要目的

获取资讯

读书

抢红包

聊天

25%

11%

21%

43%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不超过30个字)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不超过30个字)

答案

1)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使用更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2)示例一: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

示例二: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反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

示例三: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抓住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1、要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语言特点)归纳概括 2、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题目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现有出生率
He’s making _________ progress in his lessons that everyone else in his class
He’s making _________ progress in his lessons that everyone else in his class considers him as a good example to follow. A. such a great    B. so great       C. very great         D.
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在哲学上,“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空穴来风”都属于 A
在哲学上,“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空穴来风”都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椭圆的焦点为F1和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
椭圆的焦点为F1和F2,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在y轴上,那么|PF1|是|PF2|的( )A.7倍        B.5倍         C.4倍        D.3倍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红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减函数,且函数的图象关于成中心对称,
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减函数,且函数的图象关于成中心对称,若,满足不等式.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
  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四地,农业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A.甲—用材林           B.乙—橡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