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新社2008年10月30日报道,在从日本进口的日式酱油、芥末

(15分)中新社2008年10月30日报道,在从日本进口的日式酱油、芥末酱中检测出了甲苯和乙酸乙酯。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字母)。

A.甲苯和苯互为同系物

B.甲苯主要是从石油中分离获得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及氧化反应

D.为了让油漆中的甲苯等有毒物质散逸,新装璜的住房应开窗充分通风

(2)工业上常以乙醇为唯一原料一步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学习小组拟探究实验室制乙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制取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上述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等。

③下表是某次探究实验现象记载。据表可知,探究实验中反应最合适的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分别是              

催化剂

①浓硫酸

②石棉绒

(闪石)

③P2O5

④浓硫酸

石棉绒

⑤P2O5

石棉绒

KMnO4/H+褪色情况

褪色

几乎不褪色

褪色

褪色

褪色

加热产生气体的时间

45s

50s

35s

47s

38s

反应温度

170℃

180℃

82℃

170℃

87℃

气体气流量

很少

较多

较多

反应液炭化情况

严重

无炭化

无炭化

严重

无炭化

答案

 (15分)⑴B                                                                                                        (2分)

⑵2CH3CH2OH → CH3COOC2H5+2H2↑                                                            (2分)

⑶①CH3CH2OH          CH2=CH2↑+H2O                                                    (2分)

②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可造成环境污染)    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或部分原料炭化;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以及催化效果不理想;有较多副反应等)                (各2分)

③P2O5                         82℃(顺序可互换)  (答对任一空格得2分,完全正确得5分)

三、本大题2题,共16分。

相关题目

200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200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 定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做法有利于   ①构建国家与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
下列图形,可以看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下列图形,可以看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阅读题17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
阅读题17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题17表   中美贸易趋向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家用轿车价格上涨了,过一段时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家用轿车价格上涨了,过一段时间再买吧”,这说明,相对于家用轿车,大米的需求弹性 A. 大           B. 不确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18℃的冰块由于温度太低可能没有内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如果你想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雏形的诞生地,你会
如果你想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雏形的诞生地,你会选择 A.巴黎             B.伦敦             C.华盛顿          D.莫斯科
Next to our door live an old couple,        daughters one is a spokeswo
Next to our door live an old couple,        daughters one is a spokeswoman for the Foreign Affair Ministry. A. who         B. whose          C. of whos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