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丁是  ;通常其用途为  .乙物质是属于  类(填“酸、碱、盐、氧化物”)

(2)甲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答案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由于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蓝色,再根据图示中丁与乙结合呈现红色,丁与丙结合呈现蓝色,所以丁是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所以乙是稀盐酸,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就是氢氧化钙溶液;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于石蕊溶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变成红色,遇到碱变成蓝色,再根据图示中丁与乙结合呈现红色,丁与丙结合呈现蓝色,所以丁是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所以乙是稀盐酸,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就是氢氧化钙溶液;

(1)由分析知丁是石蕊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乙物质是稀盐酸,稀盐酸属于酸;

(2)甲和丙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石蕊溶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酸;(2)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点评】此题是一道物质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物质间反应现象的掌握,只有明确物质的反应情况才能顺利解题;

 

相关题目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Perha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Perhaps the most amazing building put up in the 19th century was the Crystal(水晶的)Palace which was built in Hyde Par
 29. -You hate Brown, don’t you?     -________. I just think he is a bit a
 29. -You hate Brown, don’t you?     -________. I just think he is a bit annoying.   A. Don’t mention.            B. Not exactly.              C. That’s right.   
右图所显示的书名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合称,它最早应该
右图所显示的书名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合称,它最早应该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著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
已知椭圆,动直线 (1)若动直线与椭圆C相交,求实数的取
已知椭圆,动直线 (1)若动直线与椭圆C相交,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当动直线与椭圆C相交时,证明:这些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的中点都在直线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减小而增大的微观原因是:每个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力增大B.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