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

阅读练习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为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⑦在人们眼前,还有一个无穷无尽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显示的那些王国。对于那些在一生中永远感到饥渴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他们利用岁月,因而岁月并不使他们厌倦。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好像鲑鱼迎着激流,他们天赋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

⑧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工场——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老了。的确,对于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然而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在这个工场里生活变了形,变得美好,过得舒适。因而那开始工作的人知道他们是否能成为熟练的大师只能依靠自己。一个大师知道,经过若干年之后,在钻研和精通技艺上停滞不前是最愚蠢的。他们告诉自己:一种经验(无论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经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因而随着年事的渐长,他们的工作也更重要更丰富。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相信在工场中,他们能够做出有益的事情。

⑨他们的工场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它的空间已足以使他们在其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他们是够忙碌的,因而没有霎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漏计,沙子总是在那儿向下漏着。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

2.“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3.“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4.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有什么样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人?你可以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吗?

5.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6.作者虚写四种场景,三大人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叫什么写法?

7.第②段作者谈人类攀登时的心理感受,即攀登时观景的感受。通过对比来描写这种感受。你是否赞同作者的看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⑤段中的加点的“矿物”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段中引用阿基米德的话,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的划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2.“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答案

阅读答案

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3.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4.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5.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倔强的精神……

6.按说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7-10答案略。

11.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些都是课文的原话节录,或是从原话提炼出来的。

12.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另外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相关题目

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B.大众传
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
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分别为3m和2m,那么A.汽车加速度为-1m/s2   B.5s末汽车的速度为0   C.从2s末开始,汽车还能
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
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高,已知∠BAC=2∠B,∠B=2∠DAE,那么∠ACB为(     ) A. 80°          B. 72°            C. 48°       
The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and you won’t miss it. A.bi
The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and you won’t miss it. A.bicycle’s shop    B.bicycle shop C.bicycles shop      D.bicycles’ shop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11分)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11分)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
若分式的值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若分式的值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________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韩国周一起展开大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韩国周一起展开大型联合军事演习,这是自朝鲜上月初试射导弹,以及近日有传闻指朝鲜有意进行核试验后,美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