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

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    (不是”)可逆反应,在第5 s,NO的转化率为    

(2)如图中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    。用O2表示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

【解析】(1)反应物NO3 s后剩余0.007 mol,并且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此反应一定是可逆反应。NO的转化率为[(0.020 mol-0.007 mol)÷0.020 mol]×100%=65%

(2)由平衡体系2NO(g)+O2(g)2NO2(g)可知,NO2为生成物,0 s,c(NO2)=

0 mol·L-1,随着反应的进行,c(NO2)逐渐增大,当达到平衡时,c(NO2)达到最大值。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量为0.020 mol-0.007 mol=0.013 mol,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故平衡时c(NO2)=0.013 mol÷2 L=0.006 5 mol·L-1,故表示NO2变化曲线的为b0 s2 s,v(NO)=

(0.020 mol-0.008 mol)÷2 L÷2 s=0.003 mol·L-1·s-1,v(O2)=v(NO)=

0.001 5 mol·L-1·s-1

(3)a项中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c项中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体积也不变,因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密度总保持不变,d项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1)是 65% (2)b 0.001 5 mol·L-1·s-1

(3)bc

相关题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米龙老爹 莫泊桑 喜笑颜开的生活在火雨下面出现了,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蔚蓝的天色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椭圆上,点Q在椭圆
已知椭圆的左焦点,O为坐标原点,点P在椭圆上,点Q在椭圆的右准线上,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
When the news came ________ the war broke out, he decided to serve in the army
When the news came ________ the war broke out, he decided to serve in the army.  A.since               B.which   C.that                D.because
如果将中国比做“跳跃前进的巨人”,中部地区就是巨
如果将中国比做“跳跃前进的巨人”,中部地区就是巨人的“腰”,巨人跳得远不远,关键看“腰”硬不硬。从“三基地一枢纽&rdq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
“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这说明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向试管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C.       过滤D.   量取液体
1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
1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