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8分)     拜谒芦苇 ①或许芦苇并不是

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8分)

    拜谒芦苇

①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

②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窜。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苇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笛的合奏。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的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

③盛夏狂风骤雨会常来,风雨中的芦苇翻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扑伏弯曲,它们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不论风雨怎么肆虐,它们一直扑伏着抗衡着。不论多久,风雨总会过去,当云开雨住,它们颤动一身血雨,又挺起胸,湿漉漉地齐刷刷地立起,昂头向天。威武雄壮,像一群摧不跨,压不倒,却能以柔摧刚的王者。它告诉我,在遭逢厄运的风雨时,要守住心中的信念和生命的尊严。

④后来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扎挣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扎挣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绎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忍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

⑤秋去冬来,芦花如雪,一蓬飞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它们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透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杆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

⑥从冬到春,场院里芦苇高高的垛越来越小,它们正在被剥,被剖,被辗,被巧手的人们编成席,编成草盖,编成粮仓,编成各种物什拿到集市上去卖。剩余的枝叶最后被烧,变成冬天走向春天的火焰……到开春,高高的苇垛便全消失了。

⑦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地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

⑧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

⑨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的活一生也就够了。

20.文章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4分)

                                                                              

2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⑴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3分)

                                                                              

⑵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3分)

                                                                               

22.请从修辞或词语锤炼的角度赏析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的表达艺术。(3分)

                                                                               

23.作者在文末说“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来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请结合全文,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

20. ①记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②守住心中的信念与生命的尊严,在生命的激流中永不倒下③淡泊从容,朴索洁净,坦荡高昂④无私奉献,生生不息(4分)

21 1)芦苇在四季的更替中,见证了生命的荣兴枯衰;但它默默无闻,淡泊从容度着岁月,昭示生命的平凡。(3分)

2)人和芦苇一样,也会遭受生命的磨难,也应像芦苇样坚守自己,正直坚强。(3分)

22. (1)拟人手法的运用。如“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一句,作者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跃动、温暖;又如“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昵哝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吹芦苇所发出的声音柔和细密的特点。(3分)

2)形象传种的动词。作者运用了“蹦窜”“追逐”“洒”“绽开”“掐”“飘起”等一系列动词,使画面有一种动态美,充满了乡土气息,表现了芦苇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3分)

23.答案要点示例:

1)人身处困境时,要像芦苇那样,守住希望的信念,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

2)淡定从容的对待生命的兴盛衰落,卸下名利的负累,朴素洁净地生活;

3)不卑躬屈膝,清醒顽强地守护自己的灵魂,正直坦荡高昂地生活。

5分,可联系“一缕光芒”的内涵任选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相关题目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动荡的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即使你理财了,若缺少科学的投资方法,也未必能够成功。2010年8月8日全球股市遭
We all felt very ________ at the _________ news. A. exciting; excited    
We all felt very ________ at the _________ news. A. exciting; excited             B. excited; exciting C. exciting; exciting             D. excited; excited
受试者使用其横隔平静地呼吸。在某一时刻测量此人的肺容
受试者使用其横隔平静地呼吸。在某一时刻测量此人的肺容积,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些情况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在t1瞬间横隔向上运动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腐朽C、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储存电荷B.由两个导
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储存电荷B.由两个导体连接而成C.要增大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可以把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D.要增大可变
2010年4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
2010年4月,日本广岛大学高分子材料科研小组宣布,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汽车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下边这幅美术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莫奈        B
下边这幅美术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莫奈        B.毕加索 C.塞尚        D.梵·高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