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①李通字文这,江夏平春人也。以侠闻于江、汝之间。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于朗陵,众多归之。时有周直者,众二千余家,与恭、通外和内违。通欲图杀直而恭难之。通知恭无断,乃独定策,与直克会,酒酣杀直。众人大扰,通率恭诛其党帅,尽并其营。后恭妻弟陈钭,杀恭而据其众。通攻破军,斩首以祭恭墓。又生禽黄巾大帅昊霸而降其属。遭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皆争为用。由是盗贼不敢犯。
②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于许。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拜裨将军,封建功侯。分汝南二县,以通为阳安都尉。通妻伯父犯法,朗陵长赵俨收治,致之大辟。是时杀生之柄,决于牧守,通妻子号泣以请其命。通曰:“方与曹公戮力:义不以私废公。”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改封都亭侯,拜汝南太守。时贼张赤等五千余家聚桃山,通攻破之。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鹿角,古时一种防御工事,把树枝削尖半埋地下,以阻止敌人进攻)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追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文帝践阼,谥日刚侯。诏曰:“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不幸早薨,子基虽已袭爵,未足酬其庸勋。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世笃其劳,其以基为奉义中郎将,绪平虏中部将,以宠异焉。”
(选自《三国志・魏书》)
4.对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人大扰,通率恭诛其党帅 扰:纷乱
B.又生禽黄巾大帅吴霸而降其属 降:投降
C.建安初,通举众诣太祖于许 举:带领
D.拜通振威中郎将,屯汝南西界 屯:驻扎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通对太祖“秉义不顾”的一组是 (3分)
①吾以死不贰 ②嘉俨执宪不阿,与为亲交
③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 ④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⑤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⑥追增邑二百户,并前四百户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通有侠义之名,处事果断。和同郡的陈恭共同起兵,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们。周直和李通、陈恭貌合神离。李通想设法杀掉周直但陈恭极力反对。李通便独自决断杀死了周直,收服他的军队。
B.李通妻子的伯父犯法,被朗陵长赵俨关押起来,将判处死刑。李通的妻子儿女哭喊着向李通求情,他不徇私情,还和赵俨结成了生死之交。
C.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用高官利诱李通,刘表也曾暗中拉拢李通,他的部下也痛哭流涕劝他投降,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追随曹操的信念。
D.李通去世以后,文帝认为虽然李通儿子李基封了爵位,但这还不足以酬报李通为国家建立的功勋,加上李绪有战功,所以又把李基、李绪兄弟俩分别封为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遭岁大饥,通倾家振施,与士分糟糠,皆争为用。
译文:
(2)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