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w_w w. k#s5_u.c o*m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 ,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容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

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w_w*w.k*s 5*u.c*o m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NaHCO3==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i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_w*w.k*s 5*u.c*o m

④步骤ii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3分)仪器选择正确1分并标时液体1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1分

②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2分)

③研细并混合均匀(各1分,共2分)     ④出现黑色固体(2分)  w_w w. k#s5_u.c o*m

 

⑤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2分)           ⑥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2分)

相关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 盐酸
下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
下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一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理化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不学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赛,正
I was born ______ the morning ______ February 25th, 1997.A.in; ofB.on; inC
I was born ______ the morning ______ February 25th, 1997.A.in; ofB.on; inC.in; inD.on; of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B. 单位时间内键断裂,同时键断裂 C. D.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
发展“温室大棚”显著改善了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发展“温室大棚”显著改善了农业区位因素中的                                                     (    )       A.水
A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B元素次外层有8个电子
A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B元素次外层有8个电子,BA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相差一个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BA2是A.MgCl2           B.MgF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