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这

读下面《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26、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的括号里打“√”或“×”(2分)
A
、物候学就是观察物候现象的科学。(    
B
、研究物候现象所用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中这里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D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7
、文中划横线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26A×B×CD
27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物候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避免一些损失。

相关题目

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需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
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需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这两种微生物在一起培养,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 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
有一半径r=0.4m的圆形薄木板,浮在深度H为5m的贮水池的水面
有一半径r=0.4m的圆形薄木板,浮在深度H为5m的贮水池的水面上,在木板圆心的正上方某一高度h=0.3m处,放置一个点光源,则池的平底上影子的半径R为A.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原因是( ) A.外骨骼不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               B.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蜕掉原来的外骨骼使运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
已知x>0,y>0,且+=1,求x+y的最小值.
已知x>0,y>0,且+=1,求x+y的最小值.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溶液
已知铅+2价稳定,6种物质:H2O、PbO2、Pb(NO3)2、HMnO4、HNO3和M
已知铅+2价稳定,6种物质:H2O、PbO2、Pb(NO3)2、HMnO4、HNO3和Mn(NO3)2可以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
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