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要配制150kg16%的氯化钠,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kg.

(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小,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g,通过计算说明氯化钠溶液能否继续用于选种.

(3)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kg,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恢到16%,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  kg.

答案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质质量;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根据沉淀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要配制150kg16%的氯化钠,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50kg×16%=24kg.

故填:24.

(2)设氯化钠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

x=5.85g,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1.7%,

通过计算可知,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不能继续用于选种.

(3)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

根据题意有:×100%=16%,

y=5.1g,

故填:5.1.

【点评】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相关题目

(16分)已知:    现将A进行如下图所示反应,已知:D的相
(16分)已知:    现将A进行如下图所示反应,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小,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F可使溴水褪色,且其中含甲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经济却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经济却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各诸侯国的重视 C.商鞅变法的推动 D.铁器、牛耕的推行  
如图所示,小滑块A的质量m=0.0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
如图所示,小滑块A的质量m=0.0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质量均为m=0.01 kg,沿x轴排列,A与第一个小球及相邻两小球
30.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30.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物质是(    ) A.2,4­D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
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我们 阅读诗歌,可以通过语言感受形象、理解形象,在想象和情感激励中再
已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部分图象如图 (I) 求函数的解析
已知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部分图象如图 (I) 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011年12月11日,胡主席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
2011年12月11日,胡主席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在桃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种子的是    A.子房    B.胚珠
在桃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种子的是    A.子房    B.胚珠    C.子房壁   D.柱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