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4分) 黑棉花 白棉花 谷禾 满眼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4分)

黑棉花 白棉花

谷禾

满眼的棉株枝繁叶茂,绿得逼人,手掌般的叶片层层重叠,密密地反射着白花花的日光。

棉垄间,只穿着短袖汗衫或光了脊背的棉农,身背手压式喷雾器,向远近的棉株上喷洒着五花八门的杀虫药剂。空气中飘弥着呛人的有机磷味道。我的目光不由扫过最近的棉株,看见棉株根部的叶子正在往地上滴着药水,地上落满了各种颜色的虫子尸体,有几只虫子肯定是刚刚中毒,身子抽搐作一团,还在翻滚着挣扎。

十二年后,我也曾再次经过那片棉花地,看到挤挤挨挨的双层别墅式小楼已经把盛大的棉田变成了新的居民区,我走过的田间便道也消失了痕迹,萦绕在我脑际的记忆除了呛人的农药味,已是一片空白。甚至我无论如何,也再记不起自己是如何到达医院的。

小镇医院院子里摆满了木床,床周围无一例外都围着数量不等的人群,空气中的有机磷味道比棉田里更为浓烈。医生说,差不多都是给棉花喷药不小心中的毒,病房太少,只能露天就简。

母亲的身体已十分虚弱,颧骨异常突出,面颊也塌了下去,散乱的头发仿佛刚用水洗过,一缕一缕地紧贴着额头,头发没有遮着的部位汗津津的,嘴唇惨白,面皮下青色的血管隐约可见。我伸手替她抹去额上的汗珠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凉意。我突然变得不知所措……

到第二年,我提出不再种棉花。父亲和母亲却异口同声地回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知道家里日子的艰难,顿时失去了争辩下去的底气。后来我曾半开玩笑地问母亲那次中毒有没有看见阎王爷的样子。母亲认真地摇头说没有。她接着又说,我只是在一片没有边际的棉花地里坐着,我的周围和身下铺展开来的却是拾好的雪白的棉花,堆得比棉花厂的棉垛还高,村里许多中毒和服毒死的老老少少都坐在上边哭,被泪水打湿的白棉花慢慢就变成了黑棉花,最后变成了漫天飞舞的漆黑的纸灰。

母亲说着,眼睛不再看我,而是望向了村外的棉田,仿佛一地的黑棉花正在迎风怒绽。母亲的自顾自说也把我带入了对棉花的再一次审视和打量。

黄淮腹地种植的主要作物里,棉花的经济和实用价值都比较高,种植和管理当然也少不得花费功夫。各种虫害、病害的侵袭却最闹心。棉农从镇上买来了各种国产和进口农药,一遍遍地喷洒上去。虫子们似乎跟棉农较上了劲,不断增强着抗药性,抵抗着棉农们的虐杀。

这是怎样的血腥场面啊。烈日炎似火,棉农精心选择虫子们一天中抵抗力最薄弱的中午,开始了猝不及防的大规模绞杀。他们身穿短裤和半袖汗衫,有的干脆光着脊背,身背灌满满各种剧毒农药的手压式喷雾器,冲击棉田,仿佛大海中搏击风浪的勇士,喷枪掠过,被触杀和胃杀的虫子噼里啪啦落在地上,痛苦地抽作一团。沾在花叶上的药液和弥漫在灼热的空气中的气雾同时也透过毛孔,悄悄渗进了他们的衣缝和肌体。他们开始头重脚轻,四肢绵软,恶心呕吐,蹲在地上大口喘气,或者支撑不住倒在地上,来不及听见虫子闷得冷笑,就被家人和邻居手忙脚乱地送去医院,像我母亲一样,去死神身边走一遭,倒霉遭殃的此一去就没再回来。挨门挨户探访过村子里多年植棉的乡邻,竟无一例外都品尝过中毒的滋味。

十多年前,我所供职的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校的围墙之外,夏季是一望无际的麦海,树木环抱的村庄,仿佛无数漂浮在海面上的不沉的岛屿。秋季则是一波波棉田,秋风吹拂,枝叶由盛而衰,棉桃渐渐露出峥嵘,一瓣瓣的棉花灿然吐绽,雪白的棉絮晃得人心旌摇荡。我站在学校的五层教学楼顶上,极目远眺,心生豪迈,却突然看见了棉田深处的一座座旧坟新坟,心情顿时黯淡了下来,满眼的雪白也渐次熄灭,变成一片苍茫和漆黑。

母亲不幸被父亲喷洒在花叶上的甲胺磷和甲基1605混合液击倒在棉花地里。父亲找到课堂上喊我时,我刚给给学生讲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文中道:永州之野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选自《散文》2012年第三期,有删节)

7.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写枝繁叶茂的棉株,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8.理解后来我曾半开玩笑地问母亲那次中毒有没有看见阎王爷的样子的含意。(4分)

9.结合全文,试分析黑棉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0.试探究作者写本文的目的,至少答出两种。(8分)

答案

【答案】

7照应标题中的白棉花引起下文;从侧面写出棉农的艰难,正是因为他们艰辛的付出,棉花才长势喜人。(答出一点2分)

8母亲那次中毒很严重;用调侃的话希望母亲认识棉药危害之大,希望父母从此放弃种棉花,远离农药之害。

9.棉花本不可能是黑色的,但因为:喷在棉花上的农药在农民心中造成的恐怖是黑色的。棉农的生活很艰难;为获取棉花丰收,他们以牺牲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所以作者说棉花是黑棉花。(答对一点2分)

10棉农生活艰辛,希望有关部门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棉农负担过重,希望有关部门能切实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希望人们能对中国棉农受到的农药之害予以关注。(答出两点即可,一点4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结构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文段的内容,然后是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照应标题等。文段写的内容是棉花的枝繁叶茂,标题就是白棉花,有照应的作用,棉花的茂盛,接下来写的是围绕棉花的事件,有引起下文的作用,还要和文章的中心联系,本文主要写棉农的辛苦,棉花的枝繁叶茂真实从侧面写棉农的艰辛劳作的结果。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含义的题目,分析句子含义首先要明确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功用。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信息的作用;结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的抒发感情;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蕴句注意分析句中包含的丰富的内容;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矛盾句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感情句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这些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变式句根据句式变换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的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变的那一部分上;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此题的句子是一句意蕴句,主要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深刻意思,通过上下文不要母亲再种棉花的内容,可以看出此句的意思就是委婉的表达这个意思,说明母亲病得很重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此题是分析文中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棉花本身是白的,但出现黑棉花这就要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文中相关的语句有村里许多中毒和服毒死的老老少少都坐在上边哭,被泪水打湿的白棉花慢慢就变成了黑棉花,最后变成了漫天飞舞的漆黑的纸灰”“母亲说着,眼睛不再看我,而是望向了村外的棉田,仿佛一地的黑棉花正在迎风怒绽”“却突然看见了棉田深处的一座座旧坟新坟,心情顿时黯淡了下来,满眼的雪白也渐次熄灭,变成一片苍茫和漆黑,首先这些句子都和农药中毒有关,种棉花打农药易中毒,但棉农仍然要种,也反应出他们为维持生活的艰辛,第一次出现黑棉花是在母亲中毒后,可见中毒对母亲的心理影响。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写作目的的探究题,难度不大,可以结合文中的句子黄淮腹地种植的主要作物里,棉花的经济和实用价值都比较高,种植和管理当然也少不得花费功夫”“我知道家里日子的艰难,顿时失去了争辩下去的底气”“挨门挨户探访过村子里多年植棉的乡邻,竟无一例外都品尝过中毒的滋味探究,主要是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注。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西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行政区开始于( )   A.唐朝      
西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行政区开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They _____ this estimate ______ the figure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A. are b
They _____ this estimate ______ the figure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A. are based; with                        B. based; according to           C. are based; on  
(5分)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5分)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⑴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  (填“正”或“负”)极。⑵ 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   ,C、D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求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求图象的对称轴的方程和对称中心的坐标; (3)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请画出在区间上的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冲的心理活动的文字,体现其逆来顺受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不超过50个字。
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甲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第偶数行中的
把正整数排列成如图甲三角形数阵,然后擦去第偶数行中的奇数和第奇数行中的偶数,得到如图乙的三角形数阵,再把图乙中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图7为我国南方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
图7为我国南方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         。 (2)就服务范围来说,        城市的服务范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 乙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 乙处的地址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