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

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答案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克,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

解答:

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克,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

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16g8g):(32g4g=27,错误;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32g4g):(24g4g=75,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关题目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A.晶体质量不变               B. 晶体质量减少C.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惟一的听众     ①用父亲和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惟一的听众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
(2分)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么它的核外电子
(2分)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么它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__,质子数是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用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做成的中空三
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用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做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白光从三棱镜左边射入,从三棱镜右边射出时发生色散,射出的光
先化简:,然后从-2,-1,0,1,2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值代
先化简:,然后从-2,-1,0,1,2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值代入求值.
.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
.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会看到绿茵场上运动员因拼抢摔倒受伤,医生向受伤部位喷射氯乙烷(CH3CH2Cl),并用药棉不断揉搓,运动员疼痛很快消除,重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
1.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