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小小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4)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选自《岁月》2014年第3期,有删改)

18.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2分)

                                                                                 

19.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6)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2分)

                                                                      

  2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鸟鸣啾啾”“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4分)

                                                                            

20.文章第八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3分)

                                                                              

21.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案

18.(2分)“我”攀上椿树用竹棍打香椿头;“我”为了得到铁蛋的糕片,攀上大三角枫树梢上取下鸟窝。

19.6分)(1)“芬芳的四月”指散发着纯净香气的槐花,表达了“我”对槐花的喜爱以及“我”攀上树梢的愉悦之情。(2分。解释含义1分,表达效果1分)(2)“鸟鸣啾啾”拟小鸟的叫声,形象且增加了音韵美,让人身临其境,表达了作者“躺椅”树上的惬意之情;“绿莹莹”侧面

写出了树叶的茂盛,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4分。“鸟鸣啾啾”的表达效果2分,“绿莹莹”的表达效果2分。如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分析”也可。)

20.3分)丰富文章内容;从侧面衬托了“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或“在对比的事件中突出我攀树的乐趣”);引出下文在树上小便的丑事。(一点1分)

21.3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攀树的得意之情;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对童年走远的淡淡忧伤;对家乡的怀念。(写出三点即可。)

相关题目

某公司采购人员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
某公司采购人员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轮船进入中国海关时,报货单 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    )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7~9题。 7
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题。 天空在屋顶上面 (法国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题。 天空在屋顶上面 (法国)魏尔伦 天空在屋顶上面, 多蓝多静! 棕榈在屋顶上面, 摇曳不定。 钟在可见的天
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C、相互矛盾,相互对立 D、区域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方鸿渐的性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方鸿渐的性格特征是: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
郝颖同学在厨房里看到一种白色固体,她认为“可能是食盐
郝颖同学在厨房里看到一种白色固体,她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
We don’t doubt         we will complete all the projects before the ye
We don’t doubt         we will complete all the projects before the year 2010. A.when         B.if            C.that         D.whether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Children are not __________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Children are not __________(suppose) to run in the Science Museum. 2. When I handed my exam results to Mum, she looked quite __________(surpris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