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论述类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绘画从宋代开始就有了意境之说。在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境。历代山水名家都将山水画的意境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凡是优秀的山水画,必定具备山水性情,于是就有了“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佳句,还把作品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在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中,一幅高品的山水画应该具备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的特点。这样,才是意境表现的最高境界。

这里想表达的思想是:艺术家在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时,头脑中想的不仅是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而且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内在规律的相互关联,并诗意地创造出画家心中更完美的自然形象,在心中得到一种意境体验。

南朝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澄怀味象”的美学观,指山水画创作应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道”等意象表达的观念。论述初次系统地形成了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体系,提出山水画是以其表现外在“形”而体现内在“道”的观点,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心中的意境。王维《叙画》中也提出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抒情达意观点。在表现人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时,受“天人合一”自然观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和绘画理论著作很多,从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到宗炳《画山水序》,都明确表示画家亲身感受自然的重要,从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中国绘画理论在提倡研究客观自然取法自然的同时,着重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

受这种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山水画家在描绘山水时,“气积”在绘画创作时就体现在山水画中常展现的气韵,它是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正是因为这种流动绘画元素,使中国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是创作和欣赏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韵生动”。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可见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

    气韵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也就是将《易经》中说的阴阳二气移到画面中,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幽谷山林、寒舍水榭等皆用墨笔来表现,黑白关系的精妙是作品气韵生动的关键。龚贤作品以积墨法为我们所熟知,其极为强烈的黑白对比,使作品具有非常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作品虽然黑墨面积较大,但是黑得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清澈可见。在条理清晰的黑白气韵下,作品给人以静寂安宁、厚重沉稳、华滋大气、生机勃勃的意境体验。“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章法构成和黑白布局使画面气韵精妙,引人入胜。        (节选自程绍君《小议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有删改)

1.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欣赏其意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宋代山水名家将其提到了

至关重要的地位。

B.宗炳首次提出山水画要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从而使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

体系阐述系统化。

C.从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来看,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是山水画意

境表现的最高境界。

D.《画山水序》认为,艺术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

后创造出山水画的意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恺之、宗炳等人强调绘画要“取法自然”,谢赫、黄庭坚等人指出了气韵在书画作品

中的重要作用。

  B.“气积”是中国山水画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它使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之分。 

  C.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它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

  D.龚贤擅长积墨法,其作品黑墨面积较大,但黑白对比强烈,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代山水名家一致认为,山水性情是优秀山水画作品的必备要素,并把画作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

B.艺术家要诗意地创作出有意境的山水画,首先心中要有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更要把握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

C.宗炳认为,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意象表达“道”。

D.中国绘画理论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同时要研究客观自然并取法客观自然。

答案

1.CA.“宋代山水名家将其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错误。B.因果关系有误。D.“山水画艺术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的碰撞交融”理解有误,原文说“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心中的意境”。)

2.D( “黑白对比强烈,泾渭分明”有误,原文说“作品虽然黑墨面积较大,但是黑得泾渭分明。)

3.C(后半部分有误,原文 “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 )

相关题目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煤的液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煤的液化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基层群众自治不包括 A.村民自治    B.居民自治    C.企事业民主    D.村务公开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Yesterday morning Tom hurried to class              his schoolbooks
Yesterday morning Tom hurried to class              his schoolbooks,so he had to share Mary's. A.without                B.for                     
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O为坐标原点,F是一个焦点,A是一
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O为坐标原点,F是一个焦点,A是一个顶点,若椭圆的长轴是6,且cos∠OFA=,求椭圆的方程.
如图,抛物线y=x2﹣2x+k(k<0)与x轴相交于A(x1,0)、B(x2
如图,抛物线y=x2﹣2x+k(k<0)与x轴相交于A(x1,0)、B(x2,0)两点,其中x1<0<x2,当x=x1+2时,y 0(填“>”“=”或“<”号).
 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胸腺嘧啶,如
 含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和
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碳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