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看     树      高林瑜在乡村学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

  答:

  (2).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3).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答: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答:【    】【   

答案

(1). 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

(2).心灵得到净化  心情昂扬振奋   得到自我完善的启迪    激励自己坚毅执著

(3).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4)  C     E

相关题目

如图4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是(
如图4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是(    ) A.9时40分     B.2时20分 C.4时10分     D.7时50分 
一用户到电信局打算上网开户,经询问,有三种月消费方式
一用户到电信局打算上网开户,经询问,有三种月消费方式:①163普通方式:上网资费2元/小时,②163A方式:每月30元(可上网50小时),超过50小时以上的
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 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混用后,常用0.5%的Na2S
读下图,回答第17—18题。  17.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
读下图,回答第17—18题。  17.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    ③c处山地成因为背斜成山 ④若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 先液化后蒸发 B. 先升华后蒸发 C. 先液化后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对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对于诗歌以外的别的文体,“泡”这道“工序”并不是       的,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详尽
There's ________interesting in the film, so ______is interested in it. A. someth
There's ________interesting in the film, so ______is interested in it. A. something, nobody  B. nothing, somebody C. anything, anybody.  D. nothing, nobody.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