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甲的玻璃管中盛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甲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乙的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澄清石灰

水或NaOH溶液,NaOH的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均能与CO2反应].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2)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内容

实验一

探究COCuO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O2+Cu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b换成酒精喷灯)

探究CO2C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NaOH溶液的作用是:

  

(3)上述两实验中,在导管c的尖嘴处都用火柴点燃,其目的是否完全相同?简述理由:

 

答案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装置图中指定仪器的图示,辨识仪器并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所要进行探究的内容,结合对装置图的理解,判断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使用溶液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3)根据对两个实验目的理解及实验的操作方法,判断导管处点燃气体的目的,并对比两个目的是否相同,给出判断理由.

【解答】解:(1)仪器a为装置中用于固体玻璃管的铁架台;仪器b为装置中用于对药品加热的酒精灯;

(2)探究CO与CuO的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通入的一氧化碳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O2+Cu,此时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CO2与C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炽热的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此时装置乙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没反应的气体二氧化碳;

(3)实验一,导管c处点燃未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空气污染;实验二,导管c处点燃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以检验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次要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两个实验中的点燃目的不完全相同;

故答案为:

(1)a、铁架台;b、酒精灯;

(2)

实验内容

CO+CuOCO2+Cu

检验是否有CO2气体产生

CO2+C2CO

除去(或吸收)CO2气体

(3)不完全相同.实验一的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二的主要目的是证明高温下CO2与C能反应,且产物为CO,次要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根据装置中药品的变化,理解所进行的探究实验的目的及操作方法,是解答该问题基本方法.

 

相关题目

在生态系统中,通常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
在生态系统中,通常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  (   )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②各要素都不单独存在和发展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
若PA⊥平面ABC,AC⊥BC,PA=AC=1,BC=,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若PA⊥平面ABC,AC⊥BC,PA=AC=1,BC=,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酒精是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饭店常用
酒精是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饭店常用固体酒精作餐桌上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固体酒精是酒精中加入
—Where do you think _____ he _____ the computer? — Sorry. I have no idea. A.
—Where do you think _____ he _____ the computer? — Sorry. I have no idea. A. has ; bought       B./ ; bought    C. did ; buy   D. had ; bought
如下图所示为人体上肢骨骼肌的模式图,当我们双手处于自
如下图所示为人体上肢骨骼肌的模式图,当我们双手处于自然下垂时,①②肌肉的状态是( ) A.①收缩②舒张       B.①舒张②收缩 C.①②同时
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征程中,“雪龙”号因营救俄罗斯俄罗
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征程中,“雪龙”号因营救俄罗斯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受阻。2014年1月7日17时50分左右“雪龙”号在成功转移船上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