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中叶即15世纪以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
就明中叶即15世纪以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其只出现于江南地区个别部门,发展缓慢,直到19世纪鸦片战争前,仍是稀疏地存在,未能象西欧那样导致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更没有深入到农村。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能,不容易被冲破和瓦解。
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12分)
(表明观点2分,论证10分,共12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选择观点一,①要说明儒家思想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儒家的伦理纲常都是封建小农经济形态下形成的;②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奉行“学而优则仕”, 鄙视和反对经商致富;③儒家的重义轻利也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选择观点二,可以从市场、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论证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选择观点三: ①政治上,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都直接听命于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获得财富的工商业者也无法实现其对政权的要求。 (5分)
②经济上,明清时期“重农抑商”,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对商业征收重税;同时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