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

(6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__ ____    ,②     ___ _______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             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                   (上 / 下)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

路径向                    (上 / 下)拐弯。

 

答案

(1)、①超声波②音调  (2)次声  (3)20 (4)上,下

解析:略

 

相关题目

8月24日,          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8月24日,          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增加和修改的条文占现有条文总数的近一半,大面积的修订使得这部法律逐步从
-          are her erasers.            A. This      B.
-          are her erasers.            A. This      B. That      C. Those
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PbSO4(s)+2H2OPb(s)+PbO2(s)+2H2SO4(aq),下面
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2PbSO4(s)+2H2OPb(s)+PbO2(s)+2H2SO4(aq),下面是关于铅蓄电池的一些说法:    ①放电反应是自发反应,充电反应是电解反应    ②反
已知的三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       .
已知的三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则       .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如图)。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w.w.w.k.s.5.u.c.o.m A.这支船队中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
i实虚数单位,等于(    )        A、      B、    
i实虚数单位,等于(    )        A、      B、       C、      D、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蜡烛燃烧       B.冰块融化        C.
在真核细胞中依次是双层膜、单层膜和非膜性结构的一组细
在真核细胞中依次是双层膜、单层膜和非膜性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B.  叶绿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