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世人称张中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文亦如其人。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周汝昌先生对其文也有贴切的评论:“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16.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 (3)

A.张中行出身低微,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

C.张中行评级仅属低级,直到老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17.对于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逐步展现自己的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人深省。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D.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

18.这篇传记的细节描写相当传神,请选择一处加以分析。(6)  

19.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6)

答案

16 D(“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3分)

17D(“有隐逸之风”错。)(3分)

18.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张中行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生动具体地表现张中行珍惜一粥一饭的优良品质,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学者”的本色,使张中行的形象更加鲜活。 (举例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表达效果2分,共6)

19.①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涉猎,善于思考有关。②要做事,先做人。张中行敦厚淳朴,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③要自信。没有伯乐发现他,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④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结合文本适当分析。学生如从其他方面谈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题目

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
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空气属于              (填物质类别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不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不正确的是(    ) ①红  ②橙  ③黄  ④绿  ⑤青  ⑥蓝  ⑦紫 A.蛋白质遇浓硝酸—③   
根据“人才派遣”示意图的提示,填写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
根据“人才派遣”示意图的提示,填写下面一段话中空缺的内容。 人才派遣亦称人才租赁,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
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以下48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
    In 1945, a 12-year-old boy saw something in a shop window that set his h
    In 1945, a 12-year-old boy saw something in a shop window that set his heart racing. But the price-five dollars-was far beyond Reuben Earle's means. Five dollars would buy almost a week's gr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象驴子一样驮着
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象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他们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
Making mistakes is a part of life.________matters is what you do afterwards. A
Making mistakes is a part of life.________matters is what you do afterwards. A.It                                  B.What   C.All              
美国建都华盛顿、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其目的是(    ) A
美国建都华盛顿、巴基斯坦迁都伊斯兰堡,其目的是(    ) A.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B.加强城市管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