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右图所示。

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

因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序号:a、化合物  b、单质  c、纯净物  d、混合物)。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填标号)。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3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4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        (填“甲”或“乙”)物质饱和溶液。

答案

Ⅰ⑴C  ⑵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4P + 5O2 点燃 2P2O5   ③8.0 

bc  ② 2H2S+3O22SO2+2H2O     

  Ⅱ⑴增大  ⑵A  3t1    4)乙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泽地、红树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沼泽地、红树林、泥炭地都属于湿地,能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 B.森林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
下图①、②、③我国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问题
下图①、②、③我国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问题: 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
仅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法鉴别的物质组是 A.Na2S和AlCl3
仅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法鉴别的物质组是 A.Na2S和AlCl3       B.乙烷与乙烯     C.直馏汽油与苯 D.CO2与SO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蹙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蹙缩(cù)  纤细(xiān)   晕眩(yūn)   少不更事(gèng) B.按捺(nài) 牲醴(lǐ)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
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下图为“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
下图为“日本略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领土由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大岛组成 B.图中⑤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濑户内海沿岸
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
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锌1.5毫克、锰1毫克。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