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主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主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②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辟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头叹气说道:“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④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得盗贼。我们对于这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1.结合具体语境.说一说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行:_________   业:_________

 (2) 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     言行相顾:_________

2.作者认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你认为“百行”什么最重要?请说说你的理由。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两种人”指的哪两种人?

4.仔细阅读选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有业”很“必要”呢?

5.请你具体分析一下第③段如何能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答案

1.1)德行、品性   劳作

2)语言和行动相一致)

2.略。言之成理即可

3.一种人是整天只只吃饭,不肯做事;另一种人是整天和别人混在一起,只知卖弄小聪明

4.作者认为有业的人才可造就, 无业的人的毛病无可救药。

5.名僧百丈禅师能坚持每天必得有时可做,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可能成为有道的名僧

相关题目

如图,AD是⊙O的弦,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C,∠DAB=∠B=30°.1
如图,AD是⊙O的弦,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C,∠DAB=∠B=30°.1.直线BD是否与⊙O相切?为什么2.连接CD,若CD=5,求AB的长. 
如图,矩形ABCD与圆心在AB上的圆O交于点G、B、F、E,GB=10,EF=8
如图,矩形ABCD与圆心在AB上的圆O交于点G、B、F、E,GB=10,EF=8,那么AD=       
 “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是历史工作者在
 “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在括号内,为下列比喻句填写喻体或本体。 (1)自满是学习
在括号内,为下列比喻句填写喻体或本体。 (1)自满是学习道路上的(          ),这的表面平滑掩盖着无底深渊;谁一陷进去,执迷不悟,就
如图,在△ABC中,AB=10,AC=8,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在△ABC中,AB=10,AC=8,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A.2<AD<18    B.3<AD<6      C.4<AD<12       D.1<AD<9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
2014年人们纷纷发问“时间都去哪儿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普遍感到无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便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下差。”这段话表明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阅读《耳根的清静》,完成题目(13分)⑴我一直认为,在上
阅读《耳根的清静》,完成题目(13分)⑴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