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温度 于丹 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

《论语》的温度

于丹

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而不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第段画线句子中的具体指代什么?

2.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第段借子贡的慌忙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

4.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

答案

1.《论语》一书蕴含的道理。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论语》具有永恒的价值。 

3.平易近人的形象。 

4.内容上:概括了阅读《论语》的切身感受;结构上: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相关题目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学生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热,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发出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
解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2), 求证:这个二次函数
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2), 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3。题目中的矩形框部分是一段被墨水染污了无法辩认的文字.(1)根据已
关于安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与通电电流成正比B
关于安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与通电电流成正比B.安培力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C.安培力与通电导线长度成正比D.安培力与通电电流在磁场
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
下面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D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________阶段,能生成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创造新分子的基础。下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创造新分子的基础。下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表示的反应与实际相符的是(  )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2,且a1,a2,a5成等比数列. (1)求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2,且a1,a2,a5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Sn>60n+800?若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