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子动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

1.分子动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本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也可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 m3,TA=TC=300K,TB=400 K.

(1) 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 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答案

(1)ACD(2)VB=0.4 m3. 导致气体压强变化(减小) Q1大于Q2

解析:(1)ACD

(2)解:(1)设气体在B状态时的体积为VB,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VB=0.4 m3.②

(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化(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变化(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变化(减小).

(3)Q1大于Q2;因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少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相关题目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如图,轴上有一条单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如图,轴上有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沿着与其垂直的轴方向平移一个单位长度,线段扫过的区域形成一个二维方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森林、海洋和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是指天然和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
H2S与H2O结构相似,都是V形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 ℃
H2S与H2O结构相似,都是V形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 ℃,而H2S的沸点是-60.7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范德华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拜谒高原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拜谒高原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域风光。 ②雪山、朝圣者
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示中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
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最早进行武装抵抗的国家是
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最早进行武装抵抗的国家是: A. 埃塞俄比亚    B. 西班牙   C. 中国    D. 波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2011=                .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0.00002011=                .
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
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苯和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B. 用溴水可以区分苯乙烯和乙苯 C. 1 mo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