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6~18题红绿灯荣 浩张三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还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6~18

红绿灯

荣 浩

张三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还是农民,现在就成了民工了。张三成为民工之前没有走过这么宽敞这么漂亮到大马路,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小汽车,甚至那些高大的棕榈树,张三也觉得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张三从工棚走到最近的一个小商店要经过两个红绿灯,最初张三不懂看红绿灯,和其他工友一样看到没有车就跑过马路,直到有一次一辆从身后冒出的小车差一点把他撞倒,开车的人把车停下来臭骂了他一顿,说你妈妈的长没长眼睛啊没看到人行道是红灯啊什么的,张三这才知道原来要等人行道的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的。

后来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张三都会站在路边老老实实的等绿灯亮了,才会大步走过马路。但有些人是不管这一套的,特别是工地放工大伙出去逛街的时候,都是蜂拥着走过马路,没有人注意电线杆上的是红灯还是绿灯。这个时候张三总会在一边嚷着,红灯红灯不要过。有些与张三相熟的工友就扯着张三到衣袖说,你奶奶的神经病,管它什么灯赶紧过啊。这种时候张三总是死活不过,没车过来他也不过,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拉张三了,甚至平时一说起张三来就说,他呀,就整一个傻冒分子,马路上没车他也要等空气过了他才过。

张三记得离开村里之前村长曾经对自己说过,去到城市里不管别人怎么样做,自己要有自己的办事原则,村长是个出过城见过世面到人,他的话听了是没错的,村长的话村里人基本都听,张三觉得这点觉悟自己还是有的。

但是张三在过马路的过程中很快又发现新问题了。每次绿灯亮起来后,他刚走到马路中间的隔离带时,身后左转弯的车辆就已经来到跟前了,剩下来的半边马路他根本就过不了。他就只能站在马路中间等待下一次绿灯亮起来。本来等两次绿灯张三也是不介意的,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站在马路中间不安全,甚至有一次一位司机一边按着喇叭一边骂了张三几句脏话。张三就来气了,这个什么破红绿灯,明明是绿灯还是过不了马路,车那边明明是红灯又允许他们转弯。这还叫不叫人活!
   
挨过几次骂以后张三甚至想某一天找块石头来砸掉这个红绿灯。但是想到村长说在外面千万不要犯事,想到还要继续工作赚钱供小孩读大学,张三就忍来下来。直到有一天有一辆交警的巡逻车经过,张三突然眼前一亮,一拍脑袋说,真混啊,这个问题找交警报告个情况不就解决了么!

张三于是跑到马路中间把交警拦了下来,向那个大胖子交警汇报了这个情况。交警一脸和蔼,听了张三的报告就对张三说,这个我们回去会向有关方面反映的,将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张三连忙说,我相信首长,我相信政府。弄得大胖子哈哈大笑。

张三回来就跟工友们说,马路上那个红绿灯的情况我已经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这个月就能解决问题。工友们就笑,张三啊,你真有能耐啊。说不定那天政府的人还会来这里登门感谢你呢。这马路的灯会为你随便改吗?改了人家那些车要等多久才能过马路啊?张三就说,我不跟你们说,人家警察都说会处理好的,你们就在这里瞎讲,平时过马路也瞎窜。

工友不理会张三了,张三就开始等待红绿灯状况的改变。但是等了半年,工友们还是那样闹哄哄的乱闯着过马路,张三还是要等两次绿灯才能过。唯一不同的就是,张三向警察汇报的这件事就成了整个工地的经典笑话。

张三后来想,或许那个大胖子警察忘了这件事吧,他们平时工作那么忙,我或许应该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次。但是张三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有关部门主管这个的。张三想到了儿子,他在大学念书,有文化一定懂这个;另外村长应该也懂。于是张三给儿子和村长都写了一封信,问问他们应该向什么部门反映这个问题。儿子马上就打了一个电话来,打到一个工友那叫张三去接的,儿子跟张三说,这个东西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的,但是你不要瞎操这份心了,自己才多大能耐,该怎么过马路就怎么过马路,注意安全就完了。张三听了就来气,狠狠的骂了儿子一句你这书咋读的就把电话挂了。后来村长的信也来了,和儿子说得差不多,最后还说张三你好好琢磨赚钱养家吧。村长这一说,张三叹了一口气就不再想这件事了。一个月以后,张三的一个工友在红绿灯那个路口被车撞死了。这个工友是张三隔壁村的,就是经常借电话给张三接的那一个。

昨天,我二婶十万火急的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叫我到隔壁市想办法把张三从看守所领出来。我吃了一惊说咋的了?二婶说,村里人来电话说前天夜里张三爬到电线杆上用铁锤把马路上的一个红绿灯给砸了。

而这个张三,就是我二叔。

16.小说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叙写工友们不但过马路瞎窜,还一再嘲笑张三改变红绿灯状况的努力。这反映当前存在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17.张三给儿子和村长写信收信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18.老实本分的张三最终砸了红绿灯,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答案

16.小说叙写工友们的群像,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是不少人不懂、不守规则,对公益十分冷漠,只顾自己,眼光短浅,反而嘲弄热心公益的人。

17.1)从小说的结构上看,张三收信后不再想红绿灯的事了,前面“反映情况”的情节平息了,但其实问题没有解决,埋下了下文工友被车撞死、张三砸红绿灯的伏笔,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张三给他认为“有文化的儿子和 “有见识”的村长写信,表现出张三改变红绿灯状况的努力是十分较真的,而儿子和村长回信却都认为张三是瞎操心,要他少管闲事,这就更加衬托出张三淳朴、善良和执著的性格特点。

18.张三之所以砸了红绿灯,是因为他多方努力,都不能解决红绿灯的问题,反而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批评,而终于发生了工友在红绿灯那个路口被车撞死的悲剧,愤怒、伤心的张三最终砸了红绿灯,尽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却是可以理解的,是小人物面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傻气、无奈的反抗,是张三淳朴、憨厚、善良和执著的表现。

相关题目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是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产生兴奋。下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产生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拿破仑由穷困潦倒的“荒野雄狮”一夜之间转变为“共和国
拿破仑由穷困潦倒的“荒野雄狮”一夜之间转变为“共和国的救星”、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主要是靠 A.平息俄国对法国的进攻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1),B(2,3),C(3,2),点P(x,y)在△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1); (2)设(m,n∈R),用x,y表示m-n,并求m-n的最大值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是马克思所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
现有乳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54g水和56L
现有乳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54g水和56L(标准状况下测定)CO2,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是 A .2 mol          B.2.25mol  
--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 ---__________ you also invite Blade.A.Why notB
--Will you come to the party? ---__________ you also invite Blade.A.Why notB.Only ifC.If notD.When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