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潘荣,字尊用,龙溪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犒师广东,还,除吏科给事中。景泰初,疏论停起复、抑奔竞数事。帝纳之。寻进右给事中。四年九月上言:“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比以言者忤圣意,谕礼部,凡遇建言,务加审察。或假以报复,具奏罪之。此令一下,廷臣丧气,以言为讳。国家有利害,生民有得失,大臣有奸慝,何由而知?况今巨寇陆梁,塞上多事,奈何反塞言者路。望明诏台谏,知无不言,缄默者罪。并敕阁部大臣,勿搜求参驳,亏伤治体。”疏入,报闻。
天顺六年使琉球,还,迁都给事中。成化六年三月偕同官上言:“近雨雪愆期,灾异迭见。陛下降诏自责,躬行祈祷,诏大臣尽言,宜上天感格。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政令乖宜,下民失所;崇尚珍玩,费用不经;后宫无序,恩泽不均;爵滥施于贱工,赏妄及于非分,皆非敬天之道。愿陛下日御便殿,召大臣极陈缺失而厘革之,庶灾变可弭。”时万妃专宠,群小夤缘进宝玩,官赏冗滥,故荣等恳言之。帝不能用。是年迁南京太常少卿。
又七年,就擢户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积粮数万石以备荒。十七年召为户部左侍郎,寻署部事。英国公张懋等四十三人自陈先世以大功赐爵,子孙承继,所司辄减岁禄,非祖宗报功意。荣等言:“懋等于无事时妄请增禄,若有功何以劝赏?况频年水旱,国用未充,所请不可许。”事乃寝。中官赵阳等乞两淮盐十万引,帝已许之。荣等言:“近禁势家中盐,诏旨甫颁,而阳等辄违犯,宜正其罪。”帝为切责阳等。
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以荣代之。孝宗嗣位,谢政归。赐月廪、岁夫如制。九年卒,年七十有八。赠太子太保。
(《明史·列传卷四十五》)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吏科给事中 除:授官
B.就擢户部右侍郎 擢:提拔
C.寻进右给事中 进:进入
D.是年迁南京太常少卿。 迁:调任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 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何由而知 ②君何以知燕王
C.①积粮数万石以备荒 ②此天以君授孤也
D.①事乃寝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B.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C.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D.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统十三年潘荣赴广东慰问军队,回朝后被任命为吏科给事中;天顺六年出使琉球,回朝后升职为都给事中。
B.潘荣对皇帝限制大臣言论加以批评,认为是堵塞言路,损害国家,奏章上呈,皇帝愉快采纳了他的意见。
C.万妃专宠,群小拉关系、钻营投机,官员奖赏太滥,潘荣针对这些社会弊端恳切进言,但皇帝未能采纳。
D.潘荣对英国公等人子孙无功还要求增禄和中官谋求盐利等行为敢于制止,表明他为官尽职,一心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