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宋)朱熹
【材料四】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黄宗羲
问题:
(1)在清代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问每个阶段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谈谈每个阶段的思想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