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新闻正在不断加剧人们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新闻正在不断加剧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担忧:优步的出现可能令出租车司机失业,而自动驾驶甚至可能令司机这个职业消失,富士康正大规模增加制造业机器人,“阿尔法狗围棋击败了中韩顶尖高手……有人预言,在未来10-20年间,有约50%的工作很有可能被自动化取代,人类将面临大批失业。

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进行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科技进步会让我们失业吗

日常新闻正在不断加剧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担忧:优步的出现可能令出租车司机失业,而自动驾驶甚至可能令司机这个职业消失,富士康正大规模增加制造业机器人,“阿尔法狗围棋击败了中韩顶尖高手……

日常新闻正在不断加剧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担忧:优步的出现可能令出租车司机失业,而自动驾驶甚至可能令司机这个职业消失,富士康正大规模增加制造业机器人,“阿尔法狗围棋击败了中韩顶尖高手……

英国牛津大学两位学者卡尔·弗雷和迈克尔·奥斯本在2013年大胆预言:在未来1020年间,美国47%的工作很有可能被自动化取代。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学院杰出研究员威维克·瓦德瓦更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80%90%的工作岗位将因为技术而消失。

可以说,科技进步和劳工大众的对立,已成为当代无法忽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综合性问题。但是,科技真是就业克星吗?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在美国人一面抱怨科技夺走工作岗位的同时,美国就业市场却呈现极其健康的发展势头。

据美国劳工部最新统计,目前美国就业/人口比为60%,1950年时约55%。因此,虽然今天科技比1950年时发达得多,但和半个多世纪前相比,更多美国人拥有工作。因此,直观感受和经济统计之间的偏差令人震惊。人们对科技取代人力的担忧被夸大,或许是因为人们过度关注被科技消灭的工作岗位,而忽视了科技所创造的工作岗位。

首先,科技发展将导致工作岗位在不同行业间重新分配,在一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的同时,另一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却增多了。1900年时,41%的美国人在农业部门工作,而到2000年这一比例仅为2%。科技发展(尤其是拖拉机)的确消灭了农业部门的工作岗位,但同时却增加了工业部门的工作岗位。

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总裁罗伯特·阿特金森的研究显示,今天科技每消灭10个工作岗位,就会创造6个新工作岗位,这一比例是1950年~1960年以来最高的,也意味着今天科技对就业的破坏力是最低的。

其次,科技对工作的替代作用被过度关注,而其对工作的辅助作用则未获足够重视。例如ATM机的发明按理说将减少银行出纳的工作机会。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大卫·奥托(David Autor)的研究发现,虽然从19952010年美国ATM机数量从10万暴增到40,19802010年期间银行出纳人数也从50万增加到55万。

其原因在于,ATM的发明令银行新开分支机构的成本大幅降低,这促使银行开设更多分支机构,并雇佣更多人手。并且,ATM辅助银行出纳员解决了技术性含量较低的重复劳动,因而令他们可以有更多精力进行高附加值的销售、咨询等工作。

再次,科技进步推升劳动生产率提升,这令社会总产出更高、经济效率更高,并最终令人们收入更高、闲暇时间更多,这将令旅游、医疗、文娱、健身、餐饮等消费需求变得更旺盛,而这将带动服务业工作岗位大幅增加,并且这些更个人化的服务很难被机器所取代。因此,奥托发现,虽然科技发展在不断消灭工作岗位,但却并没有减少工作岗位总量。一个基本事实是:科技消灭职业(jobs)”,但没有消灭工作(work)”。虽然迄今的历史证明,科技对工作数量的冲击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对工作质量的冲击不小。面对科技进步,一个大学经济学教授和一个汽车制造工人所受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的联合研究发现,有两大类职业难以被科技进步所取代。第一种是抽象职业,即那些需要解决问题能力、直觉、创造力、说服力的工作,例如金融交易员、工程师、教授、管理人员等;另一种是需要动手的职业,即那些需要环境适应能力、视觉和语言辨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工作,例如厨师、护士、保姆等。简单来说,高端职业和低端职业更加不容易被科技进步所取代,而最受冲击的恰恰是中等技能职业,比如销售人员、公司和行政文员、制造业工人、技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注意材料的观点,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由此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可以从一方面论述,也可以辩证的分析。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针对材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关系,同意或反对,也可辩证的分析。

相关题目

新江厦商城对销量较大的A、B、C三种品牌的洗衣粉进行了问
新江厦商城对销量较大的A、B、C三种品牌的洗衣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70份(问卷由单选和多选题组成).对收回的238份问卷进行了整理,部分数据
Yao Ming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e 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
Yao Ming has been nominated for the 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 which probably him the first Chinese player to receive the honor. A.makes                     B.has
诗歌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
诗歌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毛泽东创作的下列诗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回答:(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回答:(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      。(2)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关于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
关于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分子间有斥力,所以气体要给器壁一个持续的压力    (B)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时
已知, 求:的值?  
已知, 求:的值?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产一种重要的化工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产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试计算8.8 kg的二氧化碳理论上可以制得含80%甲醇溶液的质量。 CO2+3H2 CH3OH+H2O
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
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