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

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人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城旦——四年徒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诗)“诗书焚后今何在,到底阿房不耐烧。”(丁尧诗)
  阅后请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秦王朝焚书坑儒的目的、措施和后果(不超过180字)。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号为霸王之业……欲以力征……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曰:“……此三者(指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百战疲劳战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材料四】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张来《项羽》

回答:
  (l)材料一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2)四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这几则材料从哪些方面指出了项羽“中原一败势难回”的原因?

 

答案

材料解析题
  1.评述内容应包括:
  背景:秦虽然灭掉了六国,但思想尚未统一,有不利于专制统治的思想、学派存在。
  目的:为了加强秦王朝的专制统治。
  措施:加强思想控制,用焚书和刑法禁止其他学说。
  后果: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但最终也未能挽救秦王朝的统治。
  2.(1)“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正确。因项羽不从主观上寻找原因,却把失败归于天命,这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2)共同点是都认为项羽的败亡是咎由自取,不是天命。原因:“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违背了统一的历史趋势;恃“拔山盖世”之勇,凭“暴强”、“力征”,这是蹈暴秦覆辙;“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不善于用人,得不到人们的支持。

 

相关题目

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 )的辩证关系   A内因和外因    
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 )的辩证关系   A内因和外因       B量变和质变       C认识和实践          D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 A.          B.C.           D.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里的硝化棉会被点燃,这个过程中压力对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
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膜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胚胎移植技术B.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桑椹胚C.通过胚胎分割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Cl2FeCl3 (2)FeS2+O2Fe2O3+SO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Cl2FeCl3 (2)FeS2+O2Fe2O3+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