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人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取,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城旦——四年徒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诗)“诗书焚后今何在,到底阿房不耐烧。”(丁尧诗)
阅后请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秦王朝焚书坑儒的目的、措施和后果(不超过180字)。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号为霸王之业……欲以力征……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曰:“……此三者(指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三】百战疲劳战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乌江亭》
【材料四】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张来《项羽》
回答:
(l)材料一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2)四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这几则材料从哪些方面指出了项羽“中原一败势难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