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

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

⑤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⑥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作者 柯登地)

18.请在下列段序间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9.联系上下文,为第③段开头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答:                                                        

20.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观点鲜明。  B.作者认为“天才”就是有非凡毅力、刻苦精神、卓越聪明才智且取得杰出成就的人。

C.文中“傻劲”是不会享受、糊里糊涂的意思。作者认为“天才”需要这样的“傻劲”。

D.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21.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3分)        答:                                                                   

答案

18①‖②  ③  ④  ⑤‖⑥  (划对一处得1分)

19.示例:以上的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越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意思对且能连贯上下文即可)    20C   21.示例:赞同。一个人要取得杰出的成就,关键不是其天赋,而是后天的努力(非凡的毅力、执着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等),也就是说,要有一股子“傻劲”。如果答“不赞同”,言之成理也适当给分。(开放题。3分)

善待挫折12.(3分)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明确方法计1分;准确说出好处计2分,意思相近即 

相关题目

3、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正上演着一幕绿色农业的和
3、某地的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正上演着一幕绿色农业的和谐景象:水底爬着螃蟹,水面上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
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 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    )      
.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    )                            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C.山顶
12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
12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若有一支球队最终的积分为18分,那么这个球队平几场?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
Mary, I_____John of his promise to help you. A. told          B. remind
Mary, I_____John of his promise to help you. A. told          B. reminded       C. warned          D. advised  
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Br2加成,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
某气态烃1mol能和2mol Br2加成,其饱和产物又能和6mol Cl2完全取代, 则该烃是(    )   A.C2H6        B.C4H6     C.C3H4     D.C2H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