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 物质020406080 110169 NaCl

 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

物质

0

20

40

60

80

110

169

NaCl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

【答案】    (1). 减小;    (2).     (3). 氯化钠;    (4).     (5). 升温;    (6). 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减小;故填:减小;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温度在范围之内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故填: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时有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则烧杯a中溶解的是硝酸钾,此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以升高温度;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使之充分溶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相关题目

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
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简单的是    
15.下列关于“用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
15.下列关于“用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NaCl放在天平左盘纸上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
某液态有机物5.3g,完全燃烧后生成8.96L二氧化碳(S.P.T.
某液态有机物5.3g,完全燃烧后生成8.96L二氧化碳(S.P.T.)以及4.5g水,该有机物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该有机物的分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2分) A.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B.“作家必须
如右图所示,从竖直墙上的小孔A中沿垂直墙壁方向射出一束
如右图所示,从竖直墙上的小孔A中沿垂直墙壁方向射出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开始时平面镜与墙壁平行,两者相距为d,平面镜绕光线入射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古希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
(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求(a
(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求(a+1)(a-1)+7的值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4Cu2+——4个铜离子B.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Ca+2——+2价的钙离子D.Al2O3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