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公元1374年,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我皇帝定鼎于兹    逮:等到

    B.声教所暨,罔间朔南       间:间隔

    C.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 极:尽头

    D.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    宵旰:勤于政务

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明太祖朱元璋登阅江楼可能看到的景象的一组是   (    )

①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②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③风日清美,法驾幸临

    ④城池之高深,关阢之严固

    ⑤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

    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磕之勤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金陵为帝王之州,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才能配得上这里的王气。

    B.作者认为,修建阅江楼不只是用来欣赏长江美景的,更重要的是让皇帝在这里兴发治国感想的。

    C.作者用临春阁、结绮阁、齐云楼、落星楼华美高大的楼阁转瞬之间引发人的无穷感慨的例子,讽谏朱元璋不可贪图享乐,要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

    D.作者认为,六朝时国家以长江为天然屏障,所以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

(3)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

(1)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2)四方遥远的边陲(的人民),更想到要设法来安抚它们。

(3)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


解析:

【小题1】间:区分。

【小题1】②“千载之秘”不属于“景象”;③“法驾幸临”是指朱元璋自己。

【小题1】“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指的是明朝。

【小题1】

(1)知识点:“以”  、“诏建楼于巅”倒装句式、“同游观”、”锡嘉名”。

(2)知识点:“陲”、“四陲之远”定语后置句式、“有以”、“柔之”。

(3)知识点:判断句式、“拔诸”、“衽席”。

文言文翻译: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

    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

    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它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惟恐有所亵渎。

相关题目

函数是上的偶函数,则的值可能是(    ) A.  B.   C. 
函数是上的偶函数,则的值可能是(    ) A.  B.   C.   D.
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
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
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出现的变化是(   )A
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出现的变化是(   )A.变蓝B.变浑浊C.无变化D.变红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
(共12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其他自养型生物利用光能由简
(共12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其他自养型生物利用光能由简单化合物合成高能复杂分子的过程。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分子与特殊的酶分子受体(MS)相结合,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n+离子及a值可能为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n+离子及a值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Na+Mn+ 浓度(mol·L-1)3121a A.Fe2+、2               B.Ba2+、0.5    
在F、P、S三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其他两
在F、P、S三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其他两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是 (    ) A.单质与冷水反应非常剧烈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