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良晨美景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良晨美景     日薄西山    苹水相逢    涓涓细流

B.人杰地灵     涸辙之鲋    东榆已逝    桑隅非晚

C.钟鸣鼎食     天高地迥    青云之志    好高骛远

D.高朋满坐     唉声叹气    俊采星弛    门衰祚薄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关键词“没有”,选项中C项没有错别字,其他选项中应该修改为:A.良辰美景 萍水相逢B.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D.高朋满座 俊采星驰.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例如:A项中“良辰美景”“ 辰”时间,不可能是“晨”。 2.字形辩识法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义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词境或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3.结构分析法 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连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5.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来源结合法  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相关题目

______, a small advertisement held my attention, which read “Easy job. Good wa
______, a small advertisement held my attention, which read “Easy job. Good wages. No    experience necessary.”    A. Looking through the newspaper     B. While I was looking through the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角力(jué)    发韧       既往不咎(jiù)    两全齐美     B.晕车(yūn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
(08年鄂尔多斯市一模)如图所示,L1、L2是输电线,甲是  
(08年鄂尔多斯市一模)如图所示,L1、L2是输电线,甲是       互感器,乙是       互感器,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乙图中原副线圈
在平面几何中,对于Rt△ABC,设AB=c,AC=b,BC=a,则(1)a2+b2=c2;
在平面几何中,对于Rt△ABC,设AB=c,AC=b,BC=a,则(1)a2+b2=c2;(2)cos2A+cos2B=1;(3)Rt△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把上面的结论类比到空间写出相类似的
 The lost child was seen ____ near the river an hour ago. A. plays    B. to
 The lost child was seen ____ near the river an hour ago. A. plays    B. to play    C. play       D played
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
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 0.1mol/L NH4HSO4     ④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        ⑤0.1mol/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