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地“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地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靠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做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4.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答案

1、C   2、D   3、A   4、B

 

1、 A、B、D三项都为令人忧虑的态度。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悲剧和陷阱。

2、 D项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

3、 B项,“发现了”有误,原文是警告人们要这样做,而不是已经做到了;C项,以偏赅全,“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是说过传统节日的目的,过传统节日也好,读经等等也好,都只是其中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灵魂附体”之“体”;D项是说转化传统文化的手段。

4、 A项,判断太绝对,原文说“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另外后文“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C项,原文说“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D项。原文说“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相关题目

已知实数 (1)若, 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2)若, 求证:; (3)若,
已知实数 (1)若, 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2)若, 求证:; (3)若,求证:.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B.氧原子C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院士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
Before _____ on our camping trip, we made sure that we have plenty of food and w
Before _____ on our camping trip, we made sure that we have plenty of food and water in store. A. running out          B. making out            C. setting out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痃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
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痃市,而间日一集,如阂疟之发,则其俗又以冷热发歇为市喻。”(《青箱杂记》卷3)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市坊制度已经被彻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 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 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