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扛着铁锨进城刘亮程    对一个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扛着铁锨进城

刘亮程

    对一个农民来说,城市像一块未曾开垦的荒地一样充满诱惑力。

    十几个月前,我正是怀着开垦一片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来到城市。我在一家报社打工。我发现编报跟种地没啥区别。似乎我几十年的种地生涯就是为了以后编报而做的练习。我早在土地上练过了。我把报纸当成一块土地经营时很快便有一种重操老本行的熟练和顺手顺0。而且,感到自己又成了一个农民。面对报纸就像面对一块耕种多年的土地,首先想好种些啥,尔后在版面上打几道埂子。根据“行情”和不同读者的品位插花地、一小块一小块种上不同的东西。像锄草一样除掉错别字,像防病虫害一样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样看清当前的时态政治。如此这般,一块丰收在望的“精神食粮”便送到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面前。

    就这样,三个月后,我结束了试用期,开始正式打工。我编辑的文学、文化版也受到读者的喜欢和认可。

    这次小小的成功极大地鼓励和启发了我,它使我意识到我的肩上始终扛着一把无形的铁锨,在我茫然无措、流浪汉一样沿街漂泊的那段日子,我竞忘了使用它。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梦见自己扛一把铁锨背着半袋种子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我在找一块地。人群像苹一样在街上连片地荒芜着,巨石般林立的楼房挤压在土地上,我从城市的一头流浪到另一头,找不到一块可耕种的土地。最后我跑到广场,掀开厚厚的水泥板块,翻出一小块土地来,胡乱地撤了些种子,便贼一样地溜了回去。

    醒来后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肩膀,我知道扛了多年的那把铁锨还在肩上。我庆幸自己没有彻底扔掉它。

    经过几个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原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静下来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过是另一个村庄。城里发生的一切在乡下也一样地发生着,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我握过的那些粗壮黑硬的手,如今换成了细皮白嫩甚至油腻的手。

    我在土墙根在田间地头与一伙农人的吹牛聊天,现在换成了在铺着地毯的会议室一盘水果、几瓶饮料和一群文人商客的闲谈。

    我时常踩入低矮土屋、牛圈、马棚的这双脚,如今踏入了豪华酒店、歌舞厅――我并没有换鞋。我鞋底的某个缝隙中,还深藏着一块干净的乡下泥土,我不会轻易抠出它,这是我的财富。

    每个人都用一件无形的工具在对付着生活的世界。人们从各自的角角落落涌进城市。每

个人都不自觉地携带着他使唤顺手的一件工具在干着完全不同的活儿。只是他自已不察觉。

    而我呢,是扛着铁锨――这停简单实用的农具在从事我的非农业的工作和业务。我的同

事常说我能干,他们不知道我有一伴好使的工具――铁锨。铁锨是劳动人民的专用工具,它可以铲、可以挖、可以剁,万不得已时还可当武器抡、砍。但是使唤惯铁锨的人,无论身居何处,他们共同热爱的东西是:劳动。

    对一个农民来说,城市的确是一片荒地,你可以开着车,拿着大哥大招摇过市。我同样能扛着铁锨走在人群里――就像走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样,种点自己想种的东西。

    上月回家,父亲问我在城里行不行,不行就还回来种地,地给你留着呢。走时还一再嘱咐我:到城里千万小心谨慎,不能像在乡下一样随意,更不要招惹城里人。

我说:我扛着铁锨呢,怕啥。

――节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5.作者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来看城市,在他眼里,城市有着怎样的特点?(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段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全文,分析结尾“我扛着铁锨呢,怕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A.本文文题颇有特色,“扛着铁锨”点明了作者的农民身份,“进城”则写出作者生活空间的拓展。

    B.本文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初入城市的农村青年对于城市的复杂心理:既自卑又自信,既怯懦又勇敢。

    C.文中描写作者在城中寻找土地播种的梦境,表现了作者既依恋土地、思念故乡又眷恋城市生活的矛盾心情。

    D.作者认为自己对付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就是铁锨,在这里,“铁锨”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意义,具有更深层的含义。

    E.本文以新鲜的取材、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见长,而语言也很有个性,与内容相得益彰。

答案

15城市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待垦的荒地;城市与乡村的事情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城市就像自家的土地,可以种自己想种的东西。(6分.答对一点2)

16.比喻.如“像锄草一样除掉错别字像防病虫害一样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样看清当前的时态政治”。将种地和编报两种不同的工作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把握丁两种工作自身的特点,又突出了两者的神

似之处。(6分.答出“比喻”2分,答出了好处得2分.结合了有关内容2分。回答“类比”也正确。)

17(1)“扛着铁锨”意味着自己保持着热爱劳动、踏实工作的品质,有了这.在城市生活就不怕任何困难。(2)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品质和能力的自信。(4分.两点各2)

18 BC (B项从文中看不出“自卑”和“怯懦”;C项“眷恋城市生活”理解错误。由上下文可知,写梦境是为了表现作者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扛着铁锨”.保持着劳动的本色。)(4分.对一项得2分.答错不倒扣)

相关题目

— Can you ______ the TV, Tom? I’m reading.  — Sorry, mum. I’ll do it
— Can you ______ the TV, Tom? I’m reading.  — Sorry, mum. I’ll do it right away. A. turn on         B. turn up          C. turn over       D. turn down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九(2)班同学到化学实验室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⑴小红同
九(2)班同学到化学实验室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⑴小红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结果意外发现有气泡放出,她感到不惑。经过分
物体以初速度v0作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可以看成是两种简
物体以初速度v0作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可以看成是两种简单直线运动的合成,合速度用vy表示,以y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其加速度可能是不变的 B.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则其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
关于美国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经济最
关于美国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业化 C.是世界上出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
如图3,把菱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菱形A′B′C′D′
如图3,把菱形ABCD沿着对角线AC的方向移动到菱形A′B′C′D′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菱形ABCD的面积的.若AC=,菱形移动的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 A.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B.动植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C.动植物和人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