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已皆以文章擅名,被时人同为“二妙”,金亡后终不仕元。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菊花。作者用雨后荒园的凄凉肃杀来反衬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展现它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神态。(答“用典”或“对比”也可。作者巧用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现菊花的高洁,“到而今”三句写菊花凋零衰败,与开头它的娇艳形成对比)

(2)①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他看到凄风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鲜质”,不由地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为菊花生不逢时却能自保而欣慰;②同时,从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③作者还有“堂上客,须空白”等句感叹岁月匆匆,功名未就,对已逝黄金年华无限怀念和遗憾。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目有两道小问,答案必须照顾周全。回答第一问,可从对诗中“律残无射”的注释中得知,诗歌写的时令为秋季,再加上“疏篱”一词,可联想到菊花。回答第二问,可从“疏篱”一词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该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此词上阕首先写菊花,作者以菊花自况,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从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由“堂上客,须空白”等句可看出作者对岁月匆匆的感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晨曦    妊娠    赈灾    海市蜃楼    振奋人心     B.凋谢    惆怅 
从某一高处平抛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α
从某一高处平抛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α角,取地面处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抛出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     )A
2016年7月12日,外交部长王毅就所谓南海仲裁裁决结果发表意
2016年7月12日,外交部长王毅就所谓南海仲裁裁决结果发表意见:南海仲裁案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这一本质必须予以彻底地揭露
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70           B.0      
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70           B.0               C.210            D.0
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
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右图说明了CO2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swear      
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
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液氧 C.牛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液氧 C.牛奶 D.冰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