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 教学相长也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故学/然后知不足

C./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D./此之谓乎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两者意思完全相同。

B.作者先以美味佳肴作比喻,然后引出真正要说的“学”的问题,这种写法,形象感知在先,抽象论理在后,使读者容易感知,从而将道理论说得明白易懂。

C.“教学相长”“学学半”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D.文章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答案

1

2.B

3.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 A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 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相关题目

B  
B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提示:氢气难溶于水) ABCD 实 验 装 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寻找心爱的物品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找真善美的过程。寻找心爱的物品,寻找美好的情感,寻找生活的快乐,寻找人生的坐标等等。 请你以“寻找”为题,写一篇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36530 A.马
西汉与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中心,随着二者
西汉与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中心,随着二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
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在适当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反应,这
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在适当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反应,这种物质是(     ) A.氧气 B.铁   C.盐酸 D.硫酸铜
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      ): A.非金属、
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      ): A.非金属、单质                   B.物质、纯净物     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