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

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任意选择甲、乙中的一个实验作答,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甲实验结论:恰好中和。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验结论:第二种可能性。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硫酸过量

2选择甲: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不变色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选择乙: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色

或: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相关题目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在同一轨道上绕地心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它们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
(14分)两个带电量均为+q小球,质量均为m,固定在轻质绝缘
(14分)两个带电量均为+q小球,质量均为m,固定在轻质绝缘等腰直角三角形框架OAB的两个端点A、B上,另一端点用光滑铰链固定在O点,整个装置可以绕
下列有关四大发明外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4
下列有关四大发明外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4世纪起,造纸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B.指南针13世纪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C.13世纪中期火药
 在等腰△ABC中,AB=AC,∠A=50°,则∠B=      .
 在等腰△ABC中,AB=AC,∠A=50°,则∠B=      .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指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刹车线的长度x既与汽车开始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加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写: (1)磷元素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写: (1)磷元素                        (2)二氧化氮__________ (3)2个钠离子                     (4)氢氧根离子_____
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植物体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