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二  呜呼国民!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背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                                ——以上材料均引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领导禁烟运动

1843年,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发表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思想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5年,台湾爆发“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掀起反清革命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

1912一1922年,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请回答下面试题:

材料一、二中的两段话分别与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的爱国主义演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答案

【小题1】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五四运动。(2分)

【小题2】内容:对外反抗列强的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2分)对内反对反动统治;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2分)

【小题3】特点:救亡图存忧患意识的加强;爱国主义涉及的社会阶层扩大;爱国主义斗争的浪潮接替快,思想观念更新快;爱国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6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2分)


解析:

相关题目

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氮元素在周期表
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
中国江苏网2013年12月11日讯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昨宣布,截至
中国江苏网2013年12月11日讯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昨宣布,截至当天中午12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成功,也标志着今年送水的目标已全部完成。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 Thanks for your help, but can you do me one more favour, please?    --- __
--- Thanks for your help, but can you do me one more favour, please?    --- ____, sir. What’s it then? A.Just a minute    B.It’s very nice of you  C.That’s all right  D.At your service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点,则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点,则点的坐标为          .
汽车以一定速率通过拱桥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以一定速率通过拱桥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B.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C.在最
(07广州市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转移RNA只能运载
(07广州市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转移RNA只能运载一种遗传信息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C.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彼童子之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仅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