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属:通“嘱”,叮嘱,求告。
B.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 介:小,细小。
C.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约:缠束,这里指把马套上车。
D.矫命以责赐诸民 矫命:传达命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沉于谄谀之臣
B.愿君顾先王之宗庙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D. 载券契而行 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穷的不能养活自己的冯谖做了孟尝君的门客后,孟尝君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他的存在。
B.冯谖到薛地为孟尝君收债的种种做法,显示了冯谖的深谋远虑和为孟尝君计划的良苦用心。
C.冯谖虽然帮助孟尝君获得了数十年的平安,却欺骗了齐国国君,表现了他狡猾的一面。
D.冯谖在孟尝君来到薛地后,又为他苦心经营二窟,使得孟尝君的声望更加显赫,从而让孟尝君能够在齐国平安度过几十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翻译: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翻译:
(3)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