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4.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自上古成丁礼的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在这些仪式后,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B.加冠当日,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冠者要拜见母亲、乡邻和尊长,再由主宾为其命字。

C.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D.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笄礼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年礼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它所蕴含的功能意义关系到社会的不同层面。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和贵族阶层年轻人的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女子成年礼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成年。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答案

4C

5B

6B

【解析】

4

试题分析: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5

试题分析:先后顺序错误,应该是有了字,再拜见乡邻和尊长。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6

试题分析:士人阶层和贵族阶层说法太绝对,成年礼是“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没有尊卑之分。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相关题目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比较符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 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C.两个鸡蛋重约1N
       Sometimes, the simplest ideas are the best.For example, to absorb
       Sometimes, the simplest ideas are the best.For example, to absorb heat from the sun to heat water,  you need large, flat, black surfaces.One way to do that is to build those surfaced
以下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电荷移动
以下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电荷移动的轨迹B.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C.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D.电场线是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
已知函数,其中。     (1)若函数有极值,求的值;    
已知函数,其中。     (1)若函数有极值,求的值;     (2)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证明:
12.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
12.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
“氟利昂”因破坏大气臭氧层已被禁用,其实际是一些氯和
“氟利昂”因破坏大气臭氧层已被禁用,其实际是一些氯和氟取代的含一、二个碳原子的多卤代烷。它们的商业代号有特殊规定,如F114则为C2Cl2F4,即“
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对角线为直径作⊙,分别于
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对角线为直径作⊙,分别于、相交于点、.(1)求证四边形为矩形.(2)若试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间,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1787年制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