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 溪 沙

                                   苏  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20.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21.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0.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3分)

21.(1)比喻。“光似泼”“气如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2)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两句形成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3)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每点2分,术语1分,分析1分。另外答夸张、视觉嗅觉结合,分析合理也可以得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软草平莎”在雨后有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纱,经雨之后,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在这清新宜人的环境中,自然有着舒适轻松的感受。触景生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词句具体分析。“光似泼”极言光照足,“气如熏”表明香气浓郁,视觉、嗅觉相结合,桑麻在春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绿光,暖风夹着蒿艾的熏香扑鼻而来,生机蓬勃、风光宜人,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1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对酶的叙述,     正确的是                   
 对酶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中没有酶     B.酶的合成受基因控
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
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B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 的关系。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          ,         ;长弄里、街梢头,          ,    
已知,且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此公共
已知,且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此公共点的坐标为    .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淀粉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淀粉溶液中滴加碘酒后溶液变蓝     B.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蓝 C.硫在空气
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经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
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经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取g=10m/s2)(1)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时,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地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地本来就好,________又上足了肥,明年你家小麦的收成肯定是差不了的。 ②科学技术事业的繁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