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多用来制造火柴和烟花等.工业上通过如图1转化可制得氯酸钾晶体.
 
 结合图2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副产品氢气的一种用途:      .
 (2)80℃的氯化钠溶液中,氣化钠与水的质量为7:20,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10℃时,图2中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4)配平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NaCl+□H2O
□NaClO3+□H2↑
 (5)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
 (4)生产过程中,溶液A可循环利用,其优点是      (任写一点).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气体的用途;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    |   专题:   |    物质的制备.   |  
  |   分析:   |    (1)根据氢气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来分析;  (3)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5)根据反应特点以及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6)根据物质能顾循环利用的优点来分析.   |  
  |   解答:   |    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故填:作燃料;  (2)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8g,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故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3)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解度越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由图象可知,1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氯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填:氯酸钾;  (4)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所以NaCl+3H2O NaClO3+3H2↑;  故填:1;3;1;3;  (5)该反应是由NaClO3和KCl反应生成KClO3和NaCl.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在该温度下,氯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小,会结晶析出,所以该反应能够发生;故填:复分解反应;室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比较小;  (6)产品又可以用作反应的原料,这样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故填: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答案合理皆可)   |  
  |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明确反应流程,反应的原理,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溶解度的概念、反应类型的判断即可顺利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