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7分)。
(1)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2)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4)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7分)
(1)蒋琬,社稷之器 器 _________
(2)辟琬为东曹掾 辟 _________
(3)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赞 _________
(4)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不幸 _________
(5)既无戚容,又无喜色 戚 _________
(6)或欲构戏于琬曰 构 _________
(7)后敏坐事系狱 坐事 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 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3分)
(2)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3分)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3分)
(4)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3分)
(5)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3分)
19.第(4)段中“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推断其中“前人”指的是__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根据文意,概括能体现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的几件事。(3分)
17.(1)器:才能、本领。(2)辟:征召。(3)赞:辅佐、帮助。(4)不幸:指去世。(5)戚:悲伤、忧愁。(6)构:陷害、诬陷。(7)坐事:因事获罪、犯罪
18.
(1)您与杨戏说话可他不应答您,杨戏怠慢上司,不也太过分了嘛!
(2)当面应承(顺从)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我们的啊
(3)(我)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时,舅父强逼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4)所以(我)暂且随世俗而浮沉,与时势相相周旋地活下去,以抒发自己内心的郁结。
(5)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9.诸葛亮。诸葛亮密奏后主,自己死后,国家大事托付蒋琬。
20.
(1)诸葛亮领军在外,蒋琬能提供很好的后勤保障。(2)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从容应对局面,取得了众人的信服。(3)下属怠慢自己,蒋琬大肚能容,体现了非凡的气度。(每点1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从第二段: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可以推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蒋琬,字公琰,是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时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已在当地很出名。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被授官广都长。一次刘备曾因外出视察时突然来到广都,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打理,当时又喝得大醉,因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头。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是国家栋梁之才,不是一个只能治理方圆百里的小县的人才。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来夸饰,希望主公深加察问。”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而已。
先主刘备做汉中王的时候,蒋琬被任命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主持国政)开设官署,征召蒋琬为东曹掾。蒋琬被推荐为茂才(秀才),加封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带兵外出征战,蒋琬常常以足够的粮饷与兵力供应给他。诸葛亮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正清雅报效国家,他应该是与我共同辅佐大王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他还秘密上表后主刘禅说:“我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琬。”
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今,不久又加升都护,兼任益州刺史,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元帅诸葛亮刚死,远近的人都忧心忡忡。蒋琬才干出类拔萃,处在百官之上,既无悲戚的表情,又无欢悦的声色,神态举止,一如既往,因此大家心底渐渐佩服他。
东曹掾杨戏向来性格粗率,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说话可他不应答您,他怠慢上司,不也太过分了嘛!”蒋琬回答说:“各人心性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我们的啊。杨戏要赞同我做得对,但这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显扬我的过失,因此(他)默然不应,这是杨戏的爽快之处啊。又有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愦,确实不如前任。”有人把这话告诉给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追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任,有什么可追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追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愦糊涂的情状。蒋琬说:“如果我不如前任,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就是昏愦糊涂。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因事获罪(犯罪)被关进监狱,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因此杨敏得以免除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