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①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②“凡鸟”是“凤”字的拆写。据《世说新语》载,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用来嘲讽嵇喜。

19.作者在诗中写出了吕逸人的隐逸生活,请结合全诗概括说明。(4分)

20.请赏析第三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9.首联作者以桃花源来比吕逸人住处,表现其超尘绝俗的形象;(1分)颔联运用典故写其对隐逸生活的敬仰;(1分);颈联表现其隐居环境的清幽;(1分)尾联从正面写其隐逸闭门著书的生活。(1分)

20.“青山如屋里”,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其远离尘市,(1分)“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其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1分)两句既写出了优美如画的风景,(1分)又写出了吕逸人隐逸生活的情趣。(1分)

【解析】

19.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可先答出吕逸居处的特点以及吕逸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言之成理。本诗格调清新,别开生面。多处用典,却贴切自然。颔联用典饶有幽默感。颈联造句颇巧,出句“城外”与“屋里”,对句“东家”与“西邻”均自相对仗,而又共同与邻句相对仗,这样便增加了语气流通的力度。末句“种松皆作老龙鳞”,因是对出句“多岁月”的补充,但又作为一种意象。写景轻描淡写,如话家常,却轻描之中有致,淡写之中有奇,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         
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                 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 C.干冰(CO2)的升华           D.CaCO3(s)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城邦政体被称为“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城邦政体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成员包括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0m86 反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独  秀  峰① (清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独  秀  峰① (清)袁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
同学们讨论金属的共性时发表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同学们讨论金属的共性时发表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我国古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 A.金文         
我国古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 A.金文            B.钟鼎文                C.甲骨文                D.铭文
“还记得如何剪纸吗”?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
“还记得如何剪纸吗”?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 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 一款名为“妙
党章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党章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奋斗目标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