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C.位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焉!       惑:糊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吾尝跂望矣           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      或师,或不焉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译: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译: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3分)

译:                                                             

答案

11.C

12.D

13.B

14.(1)君子的秉性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善于借助外物。(2)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自这吧?(3)我赞扬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解析】

1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卑”指低下,“位卑”即地位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中,“焉”都是语气词;A项,“而”,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项,“之”,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后是结构助词,的;C项,“其”,前是副词,难道,后是代词,那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本题中,B项,古今都指“片刻”;A项,“小学”,古:小的学问,今:学业的某一阶段;C项,“众人“,古:一般人,今:很多人,大家。D项,“从而”,古:跟从并且,今:连词,表承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生”“异”“假”各1分;(2)“之所以”“为”“其”各1分,语句通顺1分;(3)“嘉”“古道”“贻”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一)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习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相关题目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
若是奇函数,且当时,则的解集是           
若是奇函数,且当时,则的解集是           
重叠在一起的两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滑
重叠在一起的两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
I was still sleeping when the fire______, and then it spread quickly. A. broke o
I was still sleeping when the fire______, and then it spread quickly. A. broke out    B. put out         C. came out         D. got out
.在中日两国的某项文件中有这样的条目:两国任何一方都不
.在中日两国的某项文件中有这样的条目: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
His opinio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___ his family all agreed to accept.  
His opinio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___ his family all agreed to accept.        A.which      B.and                C.that                 D.as
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
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 ) A.②和⑤                       B.②和③ C.①和②                

最新题目